谈到航拍摄影摄像学习,许多影友脑海出现的都是 光圈,快门,曝光灯专业名词。我从大学开始学摄影到如今十二年整,一直在想,是不是一开始的技术切入点误导了我们许多的对摄影的认知。也曾追逐过器材的享受,满足于所谓德味色彩的乐趣。也曾拍了好几年,一直在苦大仇深的人文片与千篇一律风光片中徘徊不前。后来逐渐质疑这种大家共用一个标准去看世界,去拍相似的东西,相同的风景,然后再在一个圈子相互炫耀且满足着对自己的摄影究竟有多少提升? 大家的片子越来越像,今年某位大师发现一处世外桃源,明年那里就成了影友扎堆的乐园。最近微信朋友圈有一篇文章,对这种现象美其名曰“中国式航拍摄影”。我想并不需要对这样现象去太多批判,一种新生的事物总是有个雏形和成熟的循环渐进的过程。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和如何一些问题,而不是一味指责与批判。当然,也欢迎提出意见与交流 标准雷同,认知雷同,审美雷同大概是“中国式摄影”的原因。摄影本来是百家争鸣的艺术,用相机表达各自眼里的世界,分享各自世界里的艺术。雷同的原因是没有自我意识,相机永远只是一个工具,无论入门也好,高端也罢,工具是没法替代人思考的。自我意识是作品的灵魂,就如读读唐诗宋词,发现每一个诗人,词人的作品中的“我”的意识是永恒其中的。从李白的“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 ”读到时 “傲气”;再到王勃的“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”嗅到的是“英气”;亦或者“白日依山尽,黄海入海流”这是大气;还有那张若虚的“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”的悲悯之气; 当然,文人墨客的自我是大我,由于时代的局限性,我们可能无法企及。可是每个人再渺小,财米油盐之下还是有一个活生生的灵魂。卑微与荣耀只是针对入世而言,而在每个人内心深处,都有一个完整的灵魂。作品应该是人灵魂的窗口,缘何成了攀比炫耀的垫脚石?网络时代造就了图片海洋的形成,本来应该百花齐放的世界,却成了就那几类题材相互模仿拷贝实则无趣。互联网时代应该造就一个敢于表达自我的时代,技术的高低来专业与非专业的训练与区隔,但对美的认知与理解并不专业与非专业之分,应该鼓励更多人去分享自己眼里的美,而不是用上一辈人那些硬性的保准去给年青人下更多的套,做更多的条条框框的标准。艺术的美不仅是需要传承,改需要变革与发展。 |